汨罗粽娘合作社:年销1亿个粽子,助力6000农户增收致富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年都会吸引无数人品尝美味的粽子。在湖南省汨罗市,有一家名为“汨罗粽娘合作社”的企业,凭借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年销量达到1亿个粽子,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餐桌,更带动了6000户农户增收致富。
汨罗粽娘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以传承和发扬端午节文化为己任,专注于粽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合作社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与当地农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打造高品质的粽子品牌。
合作社的粽子选用优质糯米、新鲜猪肉、蛋黄等食材,经过严格的生产工艺,确保每一只粽子都美味可口。在产品包装上,合作社也独具匠心,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让粽子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汨罗粽娘合作社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合作社负责人表示:“我们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客户至上’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品质。”正是这种坚持,使得汨罗粽娘合作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6000户农户走上了致富之路。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种苗、技术、销售等全方位支持,让农户在种植过程中少走弯路。同时,合作社还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确保农户的利益不受损失。
随着汨罗粽娘合作社的知名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并购买其产品。合作社的粽子不仅在国内市场热销,还远销海外,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汨罗粽娘合作社还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合作社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大品牌推广力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品尝到我们的粽子。”
在未来的发展中,汨罗粽娘合作社将继续秉承“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理念,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拓展市场空间,为更多农户创造增收机会。同时,合作社还将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回馈社会,为传承和弘扬端午节文化贡献力量。
总之,汨罗粽娘合作社以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优质的产品,成为了端午节粽子市场的佼佼者。在助力农户增收致富的同时,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汨罗粽娘合作社将继续书写辉煌篇章,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 • 岳阳城办了场千人盛宴,却让全世界都看呆了!
- • 全球屈原文化联盟成立,15国学者共研楚辞美学
- • 平江县“乡村CEO”培训班圆满结业,50名新农人携项目返乡创业
- •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繁殖新发现
- • 平江县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发放1200万元教育扶贫补助金,助力4500名贫困学子圆梦未来
- • 平江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获批:总投资180亿,华中地区最大“绿电水库”即将崛起
- • 夜游洞庭项目引爆旅游市场,沿线餐饮住宿业增长35%
- • 君山区环湖公路提质改造圆满完成,30个村焕新颜告别“颠簸路”
- • 岳阳民俗文化保护基金正式启动,首期募资5000万助力非遗活化
- • 湘北首家三甲儿童医院落户岳阳,开启医疗服务新篇章
- • 《少年屈原》央视热播,取景地变身网红打卡点,古风魅力引无数游客竞相探访
- • 岳阳县经开区设立残疾人就业基地,手工艺品年销千万元,助力残疾人共融发展
- • 汨罗长乐镇非遗甜酒产值突破八千万,600农户成功实现“作坊变工厂”转型
- • 平江县山区道路硬化工程圆满竣工,30个村告别“泥巴路”
- • 平江辣条产业助力脱贫攻坚,10万人就业,脱贫户年均增收4.8万元
- • 云溪区肿瘤筛查中心正式启用,湘北地区早癌检出率显著提升40%
- • 卫星监测洞庭湖变迁,数据可视化呈现范仲淹治水智慧
- • 中国建材光伏玻璃二期项目签约成功,产能跃居华中地区首位
- • 汨罗市长乐甜酒非遗工坊扩产,助力800户家庭年增收超3万元
- • 宅基地改革助力乡村振兴:盘活闲置农房2000栋,引入文旅项目47个
- • 青年艺术家巧妙利用化工废料重塑范仲淹雕像,传递生态忧患意识
- • 临湘万亩茶园区块链溯源系统启动,每片茶叶拥有专属“身份证”
- • 君山区环湖公交线路优化升级,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车,便民出行再添新举措
- • 岳阳醋水豆腐飘香洞庭 百年工艺焕发时代新生机
- • 全国首条“长江公益教育船”启航,为沿湖儿童送教上门,点亮知识之光
- • 湘阴洋沙湖渔猎文化展:体验传统技艺,赢取湖鲜大礼包
- • 岳阳首创“乡村振兴共享法庭”,助力纠纷化解不出村
- • 三荷机场国际货运航线开通,跨境电商迎来发展新机遇
- • 全省首创“乡村振兴保险”,为30万亩农田提供坚实风险保障
- • 临湘浮标合作社模式创新,2000农户年增收过万
- • 湘阴县万亩智慧藕田丰收,AI监测系统助力脱贫户增产30%
- • 香港上市企业岳阳行签约项目21个,总投资额达65亿,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君山区社区运动会盛大开幕,家门口AI乒乓球教练助力全民健身
- • 君山区城乡公交一体化率100%,半小时经济圈激活乡村消费新活力
- • 岳阳鱼巷子美食街改造升级,百年老店集群焕发新生
- • 岳阳青年创客开发方言表情包,巴陵俚语成网络社交新宠
- • 洞庭湖全鱼宴挑战吉尼斯,万人共品48道湖鲜创纪录
- • 汨罗端午龙舟产业链成型,助力30个传统工艺村增收致富
- • 君山银针茶企联手故宫文创,匠心打造“千里江山”茶礼盒,日销量突破万件!
- • 月田镇立新村多措并举,筑牢防返贫安全防线
- • 5G+AI病虫害监测网助力农业发展,农药使用量同比下降45%
- • 岳阳创新举措,外来务工者同等享住房教育福利
- • 临湘浮标小镇荣膺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年产值突破60亿
- • 岳阳与保靖30年对口帮扶,累计投入超15亿,130余个援建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首条生物降解农膜生产线投产,年消化秸秆废弃物10万吨,助力绿色发展
- • 左宗棠数字人任文旅大使,实时解答西征历史细节
- • 云溪绿色化工高新区产值突破千亿,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再创新高
- • 湘鄂赣边跨省合作产业园盛大开工,首批入驻企业投资总额超80亿,共筑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平江县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森林康养产业收入突破5亿大关
- • 华容县农村留守妇女技能学堂开班,月嫂培训助力就业新篇章
- • 岳阳黄茶太空育种取得突破,首株“太空茶苗”成功移植君山岛
- • 湘鄂赣腊味年货节盛大开幕,岳阳腊鱼日均发货量突破15万斤
- • 临湘市教师交流轮岗比例达35%,城乡师资差距显著缩小
- • 岳阳老街百年茶馆焕新颜,00后创意改造激活城市记忆
- • 洋沙湖国际度假区获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年营收突破15亿元
- • 洞庭湖水下考古新发现:屈原行舟遗迹与楚式船桨重见天日
- • 临湘浮标光影艺术节盛大亮灯,10万枚浮标打造梦幻“银河落九天”
- • 法国汉学家驻点研究巴陵民俗,中法合著《洞庭风俗志》出版,文化交流再添新篇章
- • 岳阳小学生创作方言动画《龙舟小子》抖音播放量破亿,展现新时代少年风采
- • 湘阴岳州窑陶瓷双年展盛大开幕,百位艺术家共绘“千年窑变”
- • 华容芥菜主题漫画展盛大开幕,网红IP“菜菜君”形象首次亮相
- • 岳阳港工业遗址公园开放,退役塔吊变身忧乐精神主题雕塑,昔日工业遗迹焕发新活力
- • 全国首艘电动货轮在岳阳下水,绿色航运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 • 岳阳烧烤夜经济崛起,3000家摊点年营收超15亿元,点亮城市夜生活
- • 岳阳长江大矶头荣登省级水利工程遗产名录,传承千年水利智慧
- • 华容芥菜深加工项目助力农户增收,年消化原料30万吨
- • 汨罗江畔《楚辞》粽子工坊开窑,端午季订单量突破200万枚,传承与创新共绘节日新篇章
- • 港澳青年岳阳研学营盛大开营,体验三天两夜“楚风士子”生活
- • 岳阳县山区“健康驿站”投用,AI诊断系统10分钟快速出结果,助力山区医疗发展
- • 《屈原投江VR实景剧上线,观众可改写历史结局,沉浸式体验历史新篇章》
- • 全国首例麋鹿野化放归项目在洞庭湖湿地成功实施,生态保护再添新篇章
- • 湘阴樟树港辣椒拍卖价破千元/斤,辣椒黄金助力万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