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县张谷英村:古村经济崛起,文旅综合收入突破15亿,带动万人就业

位于湖南省岳阳县的张谷英村,是一座拥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近年来,随着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张谷英村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文旅综合收入已突破15亿,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更为可喜的是,古村经济的崛起带动了万人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张谷英村,原名“张谷英庄”,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有着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被誉为“江南第一村”。近年来,岳阳县政府高度重视张谷英村的文旅产业发展,将其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为了提升张谷英村的文旅综合收入,岳阳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其次,挖掘和传承古村文化,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此外,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特色民宿、农家乐等,让游客在游览古村的同时,也能享受到舒适的住宿和美食。
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张谷英村的文旅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2021年,张谷英村的文旅综合收入达到了15亿,同比增长30%。这一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古村经济的带动作用。
古村经济的崛起,不仅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还带动了万人就业。在张谷英村,从事文旅产业的从业人员涵盖了导游、民宿老板、农家乐老板、手工艺人等多个领域。这些从业人员中,既有本村村民,也有来自周边地区的务工人员。他们通过参与文旅产业,实现了增收致富,为家庭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张谷英村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古村落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各地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古村落,希望通过发展文旅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然而,要想真正实现古村经济的崛起,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古村落保护,确保古建筑群的原貌得以保留。二是深入挖掘古村落的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文旅产品。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古村落文旅产业。
总之,岳阳县张谷英村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充分展示了古村经济的巨大潜力。相信在政府、企业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张谷英村的经济实力将不断壮大,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 • 临湘长江岸线复绿工程圆满完工,新增生态林带12公里,守护长江生态屏障
- • 数字水墨动画《屈子行吟》惊艳柏林电影节,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汨罗长乐甜酒街:非遗甜酒免费尝,20家老字号地图发布,探寻传统美酒文化之旅
- • 中央美院创作巨作《忧乐十二时辰》壁画,全景式展现岳阳楼千年光影
- • 临湘市乡贤返乡投资超3亿,助力家乡特色产业示范园建设
- • 城陵矶港扬帆起航,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翻番,直通东盟航线助力外贸发展
- • 岳阳籍航天员入选中国空间站任务,家乡建航天科普基地,共筑航天梦
- • 左宗棠数字人任文旅大使,实时解答西征历史细节
- • 岳阳米粉行业协会成立,鲜湿米粉保质期延长至7天,行业迈入新纪元
- • 岳阳-宜昌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合作示范区: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君山岛盛邀“茶禅一味”生态论坛,千年古寺共话自然农法传承
- • 岳阳县山区“健康驿站”投用,AI诊断系统10分钟快速出结果,助力山区医疗发展
- • 洞庭银鱼蒸蛋年销500万份,岳阳楼景区非遗美食打卡标配
- • 湘阴县鹤龙湖千亩荷花7月盛放,水上栈道打卡地图出炉,夏日赏荷新去处!
- • 巴陵戏非遗剧场全息版《岳阳楼记》火爆上演,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 • 岳阳县“百岁宴”习俗荣登非遗名录,九层寿糕制作技艺传承有术
- • 民俗学者借助AI技术破译洞庭渔民千年“水纹密码”,重大成果荣登《科学》杂志
- • 城陵矶港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28%,RCEP航线新增3条,港口发展再上新台阶
- • 华容“铁水打花”非遗复活,千年绝技点亮乡村夜空引央视直播
- • 全国首单“蓝碳+绿电”交易成功落地岳阳,新能源企业纷纷涌入
- • 留学生创业园实现入驻率100%,孵化科创企业50家,助力创新驱动发展
- • 岳阳小龙虾学院成立,全国首设“麻辣教授”职称引热议
- • 岳阳创新举措,共享菜园模式让城市闲置土地变身市民农场
- • 区块链技术助力电子合同应用,跨境签约效率提升70%
- • 岳阳“一村一幼”工程助力脱贫攻坚,温暖5万留守儿童成长之路
- • 岳阳县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再扩容,1200张新增床位助力空巢老人照护率达100%
- • 长岳科创走廊签约37个产学研项目,技术交易额突破50亿,助力区域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
- • 汨罗市非遗传承班免费招生,助力脱贫家庭子女学习龙舟雕刻技艺
- • 岳阳楼区“洞庭渔歌”擂台赛开唱,老渔民即兴创作方言rap,传承湖湘文化新风尚
- • 中国建材光伏玻璃二期签约仪式圆满落幕,华中地区产能跃居第一
- • 南湖新区智慧停车场正式投入使用,新增车位3000个,缓解停车难题
- • 岳阳就业市场再创新高,新增城镇就业8.2万人,重点群体就业率达95%
- • 湘鄂赣边产业协作示范园盛大开工,30家企业携手打造万亿级新材料走廊
- • “雁归工程”助力乡村振兴:3000名乡贤返乡投资兴业
- • 临湘龙窖山千年瑶寨遗址开放,徒步溯溪探寻“南方药谷”秘境
- • “水稻田碳汇监测系统上线,每亩稻田年碳交易可获200元,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 • 岳阳荣膺“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营商环境获点赞
- • 临湘长江岸线复绿工程圆满完工,新增生态林带12公里,助力长江生态保护
- • 平江县创新政务服务,方言AI助手助力群众秒回办事指南
- • 君山区“银发调解队”:用智慧化解乡村纠纷,调解成功率高达99%
- • 哈工大机器人研究院落户岳阳,助力洞庭湖生态修复技术发展
- • 岳阳农村学校智慧教室全覆盖,助力城乡教育差距缩小60%
- • 洞庭湖麋鹿种群突破300头,野生观测站对外开放见证生态奇迹
- • 平江起义纪念馆:红色旅游专线开通,穿红军装重走长征路,传承革命精神
- • 岳阳楼景区升级5A,文旅融合助力消费增长20%
- • 湘鄂赣龙舟争霸赛6月启幕,12市州组建最强战队,共筑水上狂欢盛宴
- • 宁德时代储能项目落户临湘,助力绿色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
- • 汨罗市家长监督委员会成立,2000名家长共同参与食堂安全检查
- • 岳阳党政代表团赴保靖开展乡村振兴专项调研,深化“主战场”共建
- • 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焕新开街,老字号店铺重现民国风情
- • 张谷英村非遗活化项目助力文旅发展,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大关
- • 湘阴鹤龙湖镇渔歌节重启,村民自编歌舞引万人围观,传承民俗魅力
- • 洞庭湖水下考古揭示屈原行舟遗迹:楚式船桨出土见证历史沧桑
- • 全国首单耕地地力指数保险落地,惠及10万农户,农业风险管理迈上新台阶
- • 城陵矶港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8%,RCEP航线新增3条,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华容芥菜腌制技艺申遗成功,老坛酸菜出口日韩订单翻倍,传统美食走向世界舞台
- • 圣泉集团生物质精炼项目成功投产,年处理秸秆能力达50万吨,助力绿色发展
- • 湘阴小龙虾智能养殖舱量产,单舱年产值突破200万元
- • 汨罗江畔诗歌主题客栈:诗意栖居,智能吟诗灯下的诗意人生
- •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扩能,助力我国年减排目标提升至80万吨
- • 汨罗市建成“星星儿童康复中心”,为自闭症家庭提供免费干预课程,照亮希望之光
- • 湘阴稻田艺术节盛大启幕:3D稻画《丰收图腾》无人机表演同步直播,打造视觉盛宴
- • 岳阳借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对接会,签单89亿,引进科创企业28家,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湘阴县创新举措,VR技术助力村民体验全息花鼓戏魅力
- • 乡村医生规范化培训计划助力3000名村医持证上岗,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 • 湘阴樟树港辣椒联名美妆,惊艳推出限定款“火辣红”唇釉,演绎独特东方美
- • 岳阳启动“人才安居计划”,最高补贴50万引才留才,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 • 临湘竹海生态屋:全竹结构建筑,夏季恒温22℃的避暑首选
- • 岳阳楼区孤儿助学标准翻倍,研究生年补2.5万元,助力孤儿教育事业发展
- • 左宗棠西征路线图惊现俄藏档案,证实“湖湘粮道”战略的军事智慧
- • 全国首推“耕地地力数字质押”,农民凭土壤数据可获贷款
- • 中央美院创作《忧乐十二时辰》壁画,全景展现岳阳楼千年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