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扶贫经验入选全国典型案例,打造中部脱贫样板
近年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地涌现出许多成功的扶贫案例。在众多扶贫模式中,湖南省岳阳市的扶贫经验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全国典型案例,成为中部地区脱贫的样板。
岳阳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过去,岳阳市面临着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问题。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岳阳市积极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扶贫之路。
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岳阳市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针对山区、丘陵地带,岳阳市大力发展茶叶、中药材、特色水果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同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
二、创新扶贫模式,实施“一户一策”
岳阳市针对不同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实施“一户一策”的扶贫模式。通过走访调研,了解贫困家庭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扶贫方案。如针对因病致贫的家庭,提供医疗救助;针对因学致贫的家庭,提供教育资助;针对因灾致贫的家庭,提供灾后重建支持。
三、强化产业扶贫,促进就业增收
岳阳市注重产业扶贫,通过发展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一方面,岳阳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合作社等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产业建设;另一方面,通过举办技能培训、开展就业服务,提高贫困群众的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条件
岳阳市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加大投入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通过改善民生条件,提高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为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
五、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助力脱贫攻坚
岳阳市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扶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参与扶贫项目,为贫困地区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同时,通过开展公益活动,提高全社会对扶贫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经过多年的努力,岳阳市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0年底,岳阳市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零。岳阳市的扶贫经验入选全国典型案例,为中部地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益借鉴。
未来,岳阳市将继续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努力打造中部脱贫样板。在新的征程中,岳阳市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扶贫模式,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贡献力量。
- • 湘阴鹤龙湖大闸蟹远销RCEP国家,跨境电商订单占比高达60%
- • 城陵矶港开通直达东盟航线,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翻番,助力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新篇章
- • 民俗学者借助AI技术破译洞庭渔民千年“水纹密码”,重大成果荣登《科学》杂志
- • 卫星遥感测土配方技术助力百万亩耕地,化肥利用率显著提升至45%
- • 岳阳县创新推行“和顺堂”议事机制,成功化解矛盾率达98%
- • 平江山区“哭嫁歌”数字化保存,AI语音库收录百位老人原声,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岳阳“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翻番,科创驱动高质量发展
- • 湘阴稻田艺术酒店:稻田中央的玻璃屋,360度全景收割季的绝美体验
- • 华容芥菜主题漫画展盛大开幕,二次元IP“菜菜侠”引领农创潮流
- • 临湘瑶族盘王节:一场盛大的篝火晚会与长鼓舞教学,体验限量民族服饰的独特魅力
- • 云溪区化工园职业病防治中心成立,为工人提供免费体检保障健康
- • 汨罗江畔皮影戏团赴法巡演,《屈原投江》征服巴黎观众
- • 临湘浮标雕刻非遗工坊盛大开放,全球钓友定制“发光浮标”展现匠心传承
- • 岳阳县张谷英村小学非遗技艺课开课,油豆腐制作成校本课程
- • 湘阴县教育创新举措:设立12个“名师工作室”培养300名骨干教师
- • 岳阳农村学校“中央厨房”全覆盖,5万学生共享营养定制餐
- • 岳阳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对接会硕果累累,签约金额达89亿,成功引进科创企业28家
- • 湘阴县复活“水车灌溉节”,农耕竞技吸引城市家庭研学
- • 岳阳县“双减”案例荣获教育部表彰,课后服务覆盖率高达99%
- • 临湘龙窖山千年瑶寨遗址开放,徒步溯溪探寻“南方药谷”神秘面纱
- • 岳阳楼区汴河街年俗大集:非遗糖画AI定制,傩戏面具DIY工坊,共庆传统佳节
- • 华容县“防返贫保”全面覆盖脱贫户,医疗教育兜底零遗漏
- • 平江辣条主题乐园五一期间盛迎15万游客,衍生品销售火爆翻番
- • 张谷英村非遗文化周盛大开幕,油豆腐制作技艺引万人体验热潮
- • 岳阳推出10条乡村非遗旅游线路,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助力乡村振兴
- • 湘阴稻田艺术餐厅盛大开业,稻田盛宴开启全新体验:吃小龙虾、看露天电影,感受田园风光!
- • 君山区渔家灯火民宿集群:夜宿船屋,尽享洞庭星月之美
- • 平江辣条产业助力脱贫攻坚,10万人就业,脱贫户年均增收4.8万元
- • 岳阳县张谷英村小学非遗技艺课开课,油豆腐制作传承民间智慧
- • 汨罗再生铜铝首单保税交割成功落地,助力年外贸额冲刺500亿
- • 洞庭湖龙虾美食节盛大开幕,打造全国“舌尖上的地标”
- • 岳阳小龙虾全产业链产值破百亿,“麻辣教授”直播带火预制菜,岳阳经济新引擎加速运转
- • 左宗棠IP联名农机品牌,“耕战一体”概念产品热销,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岳阳楼区打造15条“学径专线”,护学绿道串联20所学校,为学生安全护航
- • 岳阳学子在国际数学奥赛中摘金,创湖南近十年金牌零的突破
- • 防返贫动态监测系统助力脱贫攻坚,预警响应率达100%
- • 汨罗市爱心送考18年不间断,免费接送考生超10万人次,温情守护高考路
- • 汨罗循环经济园零碳工厂正式投运,助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新目标
- • 临湘“浮标祈福夜”首秀,万盏浮灯顺长江漂流祈愿国泰民安
- • 城陵矶港扬帆起航,开通至非洲直航航线,外贸集装箱量中部第一
- • 华容县“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创新上线,志愿服务兑换未来照护
- • 临湘市乡村5G基站全覆盖,农产品直播日均带货破百万,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临湘竹文化创意园盛大开放,竹纤维时装秀与竹键盘音乐会精彩纷呈
- • 岳阳发布“教育强市三年行动方案”,新增学位3万个破解入学难
- • 校企合作再深化:湖南理工学院共建岳阳智能制造研究院,共谱科技创新新篇章
- • 洞庭银鱼冻干技术突破,即食产品成功进军欧美市场
- • 岳阳班主任技能大赛引入VR情景测试,创新破解校园危机处理难题
- • 岳阳县193支驻村工作队创新“屋场夜话”模式,3500场会议化解纠纷成功率高达98%
- • 宁德时代电池回收项目落户,年处理退役电池15万吨,引领绿色循环经济新篇章
- • 汨罗市创新推行“积分制治理”:村民用文明行为兑换生活物资,共建和谐乡村
- • 港澳学子岳阳研学之旅:耕读文化、忧乐精神、楚辞魅力三重体验
- • 《暗战1928》:平江红色剧本杀上线,真实历史事件改编引关注
- • 屈子文化园创新推出楚辞主题剧本杀,玩家化身战国士大夫改写历史篇章
- • 岳阳首个县域碳普惠平台上线,步行骑车换生态农产品,绿色出行新风尚
- • 汨罗循环经济园零碳标准引领潮流,年减碳量媲美植树5亿棵
- • 湘阴县渔光互补项目并网,30万块光伏板年发电6亿度,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岳阳实施“雁归工程”,助力3000名乡贤返乡创业
- • 岳阳楼区试点“无证明社区”:22项证明改为数据共享核验,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 • 长岳经济走廊扶贫就业专列开通,年输送岗位2万个,助力乡村振兴
- • 临湘浮标产业:户户有工匠,技术工人月薪普遍过万
- • 华容芥菜产业迈向新高峰: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亿,智能腌渍车间投产助力产能翻番
- • 岳阳首创“乡村振兴共享法庭”,助力纠纷化解不出村
- • 君山区江豚小镇生态旅游开园,渔民转型导游月入5000元,生态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 • 屈子文化园楚辞元宇宙上线,穿戴设备带你穿越《离骚》诗意空间
- • 汨罗江畔端午祭隆重开幕,千名汉服爱好者共祭诗祖屈原
- • 君山区关爱困境儿童,500名学子获赠“助学智能手表”实时监测学业动态
- • 全国摄影家聚焦“洞庭晚秋”,百幅作品展现生态之美
- • 岳阳学子勇攀科技创新高峰,智能防洪预警系统荣获国际大奖
- • 全国首单耕地地力指数保险落地,惠及10万农户,农业风险管理迈上新台阶
- • 岳阳小龙虾苗种首次出口中亚,哈萨克斯坦建万亩养殖基地,开启国际合作新篇章
- • 长乐甜酒产能翻番,传统陶缸发酵技艺荣登非遗名录
- • “企业家绿卡”升级:新增国际医疗、子女教育等15项专属权益,助力全球精英融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