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火焙鱼香飘洞庭 百年技艺烹出湖湘新味道
2025年6月17日凌晨五点,岳阳市君山区柳林洲镇的渔港码头已是一片繁忙。68岁的渔民李建国正在整理昨夜捕获的刁子鱼,这些长约15厘米的银白色小鱼是制作火焙鱼的最佳原料。"鱼太小没肉,太大不入味",这位与洞庭湖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老渔民边说边将活鱼倒入竹篓,准备送往镇上最大的"周记火焙鱼"作坊。
上午八点,"周记火焙鱼"第四代传人周建军已架好特制的竹焙床。他将处理干净的刁子鱼均匀铺在竹筛上,下方燃烧着松木和茶树枝的混合燃料。"松木增香,茶树去腥,火候要文火慢焙12小时",周师傅抹了把汗告诉记者,这套祖传的焙制工艺已延续百年,现在每天能处理300多斤鲜鱼。作坊墙上挂着的老照片显示,上世纪六十年代,这里曾是公社集体的鱼产品加工点。
在岳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正在为火焙鱼技艺申报省级非遗。"这项技艺完美展现了湖区人民保存食材的智慧",非遗办主任刘芳翻开泛黄的《巴陵县志》,其中记载火焙鱼最早是渔民应对汛期的食物储备方式。最新数据显示,全市现有传统火焙鱼作坊42家,年产量超500吨。今年实施的《岳阳传统鱼制品标准》,首次对原料选择、焙制时长等环节作出规范。
正午时分,岳阳楼景区旁的"渔家味道"餐厅座无虚席。主厨王勇创新的"火焙鱼三吃"备受游客青睐:原味品尝、辣椒蒸制和油炸三种吃法,让食客体验多重口感。"我们保留了传统工艺,但开发了更适合现代人口味的做法",他指着菜单上八种火焙鱼菜品介绍道。而在文创区,"鱼跃洞庭"系列产品将火焙鱼元素融入茶具、文具等日用品,月销售额突破20万元。
傍晚的汴河街夜市,火焙鱼摊位前排起长队。第三代经营者周敏正在为客人现场演示古法焙制,炭火上的竹筛不时飘出阵阵焦香。"现在年轻人喜欢买小包装当零食",她边说边展示新开发的麻辣、蒜香等六种口味。据夜市管理办统计,火焙鱼产品日均销售额超过3万元,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岳阳特产之一。
从渔民的家常菜到城市的金名片,岳阳火焙鱼正以其独特的烟火气息,延续着洞庭湖区的饮食文化记忆。
- • 洞庭银鱼华丽进驻山姆会员店,高端预制菜单品月销破千万,引领美食新潮流
- • 国际汉学家解码洞庭铜器铭文,刷新先秦交通史认知
- • 湘阴鹤龙湖大闸蟹产值突破80亿,冷链物流园助力“48小时鲜活达全国”
- • 洞庭湖特大跨湖输电工程竣工,华中电网稳定性显著提升
- • 岳阳青年创客开发方言表情包,巴陵俚语成网络社交新宠
- • 岳阳启动长江十年禁渔“智慧监管”,AI识别非法捕捞助力生态保护
- • 岳阳职教城助力乡村振兴,年输送5000名“新农人”
- • 便民服务点助力乡村振兴,一站式服务实现助农取款、惠农补贴支取
- • 全国首推“耕地地力数字质押”,农民凭土壤数据可获贷款
- • 汨罗端午文化节盛大开幕:全球首演“数字龙舟”全息投影竞渡,科技与文化完美融合
- • 平江县荣膺“中国天然氧吧”,森林康养产业收入突破5亿大关
- • 洞庭湖生态法庭揭牌,全国首例湿地碳汇交易案在岳审结,生态保护迈上新台阶
- • 湖南自贸区岳阳片区挂牌三年,外贸额年均增长25%,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岳阳开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专线,日供蔬菜超千吨,助力区域食品安全
- • 汨罗再生铜铝首单保税交割落地,助力外贸额冲刺500亿
- • 湖南岳阳:打造长江中游先进制造业新高地,助力中部崛起
- • 农业数字信贷助力乡村振兴,AI风控技术实现3分钟放贷新纪元
- • 岳阳楼畔“三蒸九扣”宴复原,传统蒸笼技艺引央媒关注
- • 职业教育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92%,精准对接“12+1产业链”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全市新增学位1.2万个,化解“大班额”成效全省第一,教育均衡发展再上新台阶
- • “江豚管家”志愿队守护长江,AI声呐识别救护成功率高达98%
- • 《水上的云》:洞庭渔歌改编交响乐在柏林爱乐乐团奏响
- • 岳阳米粉行业协会成立,创新技术助力鲜湿米粉保质期延长至7天
- • 岳阳楼景区AR导览系统升级,千年楼阁再现唐宋元明清风貌
- • 《暗战1928》:平江红色剧本杀,再现革命岁月的历史风云
- • 平江县山区温情绽放:50个“老年驿站”为老年人提供免费理发、修脚等服务
- • 长岳经济走廊设立扶贫专线,年输送就业岗位2万个,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湘阴鹤龙湖大闸蟹借力RCEP,跨境电商订单激增60%
- • 华容禹山古村焕新颜,宋代生活馆带你穿越千年古韵
- • 《岳阳楼实景解谜游戏热力发布,挑战者需破解《岳阳楼记》神秘密码》
- • 岳阳机场T2航站楼盛大开工,设计年吞吐量突破800万人次,助力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岳阳端午节万人吟诵《离骚》,全球最大龙舟模型南湖首航,共庆传统佳节
- • 岳阳花鼓戏《洞庭渔歌》晋京展演,沉浸式舞台重现渔家婚俗,唤醒传统民俗记忆
- • 岳阳建成全国首个“5G+北斗”智慧农田集群,万亩水稻亩均节水30%
- • 岳阳携手华为共建“智慧城市大脑”,数字化治理迈入新阶段
- • 岳阳非遗“巴陵戏”走进国家大剧院,传统艺术焕新生
- •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扩能,助力我国年减排目标提升至80万吨
- • 岳阳实施“雁归工程”,3000名乡贤返乡创业助力家乡发展
- • 三一重工智慧矿山装备基地投产,年产能迈向50亿元新高峰
- • 华容芥菜古法腌制技艺申遗成功,万人踩缸挑战吉尼斯纪录,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湘鄂赣边文旅联盟成立,开启“一票通游三省”新篇章
- • 岳阳与美国五大湖地区缔结教育联盟,共筑湖泊生态教育新篇章
- • 岳阳与保靖携手共进,30年对口帮扶谱写辉煌篇章
- • 数字乡村治理平台助力我国行政村全面覆盖,办事效率提升70%
- • 临湘长江岸线生态经济带崛起,绿色产业园区产值突破80亿
- • 湘北首家三甲儿童医院落户岳阳,开启儿童医疗新篇章
- • 临湘浮标小镇垂钓嘉年华:万人同抛竿挑战世界纪录,共赴一场垂钓盛宴!
- • 平江县重拳出击,关停45家违规校外培训机构,动态更新“黑白名单”确保教育环境净化
- • 屈子书院考古新发现:战国竹简揭示《九歌》创作源流之谜
- • “白云湖国际垂钓大赛盛大开幕,50国选手共逐百万奖金盛宴”
- • 汨罗粽叶合作社年产值破亿,6000农户共织致富梦
- • 平江县山区道路硬化工程竣工,30个村焕新颜告别“泥巴路”
- • 岳阳农村快递进村率100%,农产品24小时直达北上广,助力乡村振兴
- • 岳阳职教城定向培养“新农人”,助力乡村振兴
- • 临湘龙窖山:千年瑶族药浴体验,原始森林徒步攻略
- • 湖南农科院岳阳基地育成抗涝籼稻新品种,助力洪灾后农业恢复
- • 《江湖》的隐喻,藏在湖南一条百米长街里
- • 汨罗龙舟队扬帆意大利威尼斯,楚风船型惊艳水城赛艇节
- • 平江起义纪念馆红色话剧《烽火幕阜》巡演启动,群众演员招募火热进行中!
- • 临湘浮标产业村:年产值超30亿,岳阳造浮标全球市场占比七成
- • 岳阳籍运动员全运会夺金,市政府百万重奖激励体育发展
- • 临湘市竹制品产业园开园,留守老人编竹椅月赚2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柏祥镇桑园村驻村工作队深入收集民情,解决民生难题20条
- • 湘阴虞公港开港首年吞吐量破千万吨,内陆通江达海新枢纽崛起
- • 循环经济产业园落户企业42家,资源综合利用率达95%,绿色转型引领区域经济新风尚
- • 君山区江豚湾亲子乐园盛大开园,亲子科考船体验“护豚行动”寓教于乐
- • 中非稻米合作项目在岳阳落地,非洲学员深入学习杂交水稻技术
- • 乡村养老社区配套有机农场,让老年人月均创收2000元,乐享田园生活
- • 洞庭全鱼宴:中华美食文化闪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舞台
- • 华容县“芥菜妈妈”灵活就业计划:边带娃边腌制,月入4000元,实现家庭与事业双丰收
- • 中日韩三国携手,岳阳成为端午文化世遗联合保护基地
- • 岳阳县域碳普惠平台上线,步行数据兑换湿地生态农产品,绿色生活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