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县张谷英村“天井晒秋”民俗再现,百户村民共绘丰收图
位于湖南省岳阳县的张谷英村,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近日,这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天井晒秋”民俗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百户村民共同参与,将辣椒、稻谷等农作物铺满天井,绘制出一幅丰收的美丽画卷。
张谷英村位于岳阳县东部,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里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民风淳朴,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其中,“天井晒秋”便是其中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
“天井晒秋”是张谷英村特有的民俗活动,每年秋季,村民们都会将收获的辣椒、稻谷等农作物铺满天井,晾晒晒干。这不仅是一种保存农作物的方式,更是村民们庆祝丰收、祈求来年好运的一种传统习俗。
今年的“天井晒秋”活动,吸引了百户村民的积极参与。他们早早地将辣椒、稻谷等农作物运到村中,然后按照事先规划好的图案,将它们铺满天井。辣椒红、稻谷黄,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丰收画卷。
活动现场,村民们热情洋溢,欢声笑语不断。他们有的负责搬运农作物,有的负责铺展,有的则负责整理图案。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了这幅美丽的丰收图。
“今年是个丰收年,我们村里的辣椒、稻谷都长得特别好。”一位村民笑着说,“这是我们村的传统习俗,每年都会举行‘天井晒秋’活动,庆祝丰收。”
除了庆祝丰收,张谷英村的“天井晒秋”活动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村民们通过这种方式,传承着古老的农耕文化,弘扬着中华民族勤劳、朴实、团结的精神。
活动现场,游客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美丽的瞬间。他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民俗活动非常难得,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里的‘天井晒秋’活动太有意思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庆祝丰收的方式。”一位来自外地的游客说,“这里的村民真是太有才了,能够将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我们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随着“天井晒秋”活动的圆满落幕,张谷英村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个古老的村落,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张谷英村会以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迎接更多的游客,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 • 平江县脱贫户人均收入翻番,辣条厂与光伏分红双轨并行保障生活
- • 洞庭湖龙虾美食节盛大开幕,打造全国“舌尖上的地标”
- • 循环经济产业园年处理电子废弃物200万吨,产值突破百亿,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
- • 临湘竹海音乐节:民乐大师竹林演奏,游客可租古筝即兴合奏,共赴一场诗意盎然的视听盛宴
- • 洞庭湖特大跨湖输电工程竣工,华中电网稳定性显著提升
- • 华容县教师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成立,年干预心理问题案例300起,守护教师心灵健康
- • 平江县辣条产业扶贫车间全覆盖,万名留守妇女月薪突破4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君山区“鱼菜共生”AI监控系统上线,亩均收益增至12万元,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 • 临湘竹编技艺入选国家名录,青年匠人创作“竹光之城”艺术装置,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湘阴鹤龙湖大闸蟹荣获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区块链溯源技术助力全产业链升级
- • 湘阴稻田艺术餐厅盛大开业,稻田盛宴开启全新体验:吃小龙虾、看露天电影,感受田园风光!
- • 岳阳巴陵戏《离骚》全球巡演震撼开启,3D全息投影再现楚辞奇幻世界
- • 华容芥菜农残快检全覆盖,百万亩基地实现智慧监测,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 • 岳阳民生支出占比超75%,连续三年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 • 洞庭湖生态渔业全产业链引资38亿,打造国家级水产种业基地
- • 湘阴县村级光伏电站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年增收超10万元
- • 平江皮影戏牵手元宇宙,非遗传承人直播“跨次元剧场”: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奇妙碰撞
- • 岳阳首条跨座式单轨交通规划公示,助力缓解城区拥堵难题
- • 谢卫江主持召开第四届旅发大会执委会第四次会议,共商旅游发展大计
- • 岳阳老旧小区改造惠及10万户,加装电梯破解“上楼难”
- • 岳阳首创“乡村振兴共享法庭”,助力纠纷化解不出村
- • 洞庭湖鲜活水产区块链溯源系统上线,扫码即可查看捕捞全程,保障食品安全
- • 岳阳楼区开启“救助直通车”,困难群众扫码即可一键申领补贴
- • 平江竹稻米种植面积突破万亩,稻田鸭共生模式助力增收30%
- • 《马可·波罗的岳阳记忆》中意合拍纪录片荣获艾美奖提名,文化交流再结硕果
- • 湘阴县大闸蟹产业链培训助力新渔民转型,2000人成为水产经纪人
- • 湘阴藠头荣获日本JAS认证,对日出口量领跑全国
- • 临湘浮标光影艺术节盛大亮灯,10万枚浮标打造梦幻“银河落九天”
- • 华容县“芥菜妈妈”灵活就业计划:带娃务工两不误,助力乡村振兴
- • 君山氢能公交示范线投运,助力绿色出行,年减碳量相当于再造千亩森林
- • 临湘市残疾人辅具免费适配,智能假肢助力200人重返岗位
- • 华容芥菜深加工项目助力乡村振兴,惠及8万农户,年消化原料30万吨
- • 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外贸破千亿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 临湘浮标文化博物馆盛大开馆,全球最大手工浮标墙成为新打卡点
- • 哈佛燕京学社岳阳研究基地成立,助力破译楚简外交辞令之谜
- • 平江辣条主题民俗村盛大开村,游客体验辣条手工制作日均千人
- • 《新岳阳楼记》全球征集启动,AI评委筛选百佳刻入数字丰碑
- • 平江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获批:总投资180亿,华中地区最大“绿电水库”即将崛起
- • 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盛大开街,老字号店铺重现民国风情
- • 洞庭湖大闸蟹“一蟹一码”溯源技术革新,品质保障率提升40%
- • 中华大熊猫苑单日接待游客破3万,互动式科普成亲子游新宠
- • 华容东湖渔火节:千艘渔船挂灯夜捕,摄影师免费乘船跟拍,共赴一场视觉盛宴
- • 汨罗市棚改安置房全面交付,1.2万居民喜迁新社区,开启幸福生活新篇章
- • 云溪谷雨茶油开榨仪式盛大举行,古法木榨技艺引百名外籍游客亲身体验
- • 湘阴鹤龙湖大闸蟹荣登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区块链溯源引领产业新篇章
- • 岳阳机场T2航站楼盛大开工,设计年吞吐量达800万人次,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湘阴蟹稻共生示范基地亩均收益1.2万元,全国农技推广现场会展现高效农业新模式
- • 企业家慷慨捐资1.2亿,岳阳教育基金会成立助力乡村教师发展
- • “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助力百万农民,水质达标率高达99.8%”
- • 汨罗“屋场夜话”常态化,3年解决民生问题1.2万件,谱写为民服务新篇章
- • 华容县“珍珠养殖技术夜校”助力乡村振兴,惠及千人课堂开到塘边
- • 岳阳首创芦苇秸秆碳汇交易,年减排二氧化碳超10万吨,绿色转型引领行业发展
- • “平江县山区儿童营养改善计划:每天一杯羊奶,助力健康成长”
- • 乡村振兴教育基金助力学子,累计发放助学金1.2亿元
- • 湘阴县小龙虾智能养殖舱投运,恒温技术革新养殖周期缩短30天
- • 临湘桃林豆腐制作技艺传承千年,五代传人直播带货日销万单,助力乡村振兴
- • 华容县创新举措,30万家庭共享“以竹代塑”环保盛宴
- • 全国首列“芥菜专列”开行,华容酸菜直供西北餐饮市场,开启绿色食品新篇章
- • 洞庭湖跨湖大桥主塔封顶,未来交通枢纽预计2026年通车
- • 平江县山区温情绽放:50个“老年驿站”为老年人提供免费理发、修脚等服务
- • 南湖新区倾力打造“诗歌小镇”:千块石刻承载历代洞庭诗词之美
- • “楼区试点教师走校制,特级教师跨校授课惠及3万学生:教育改革新举措助力均衡发展”
- • 岳阳学子勇攀科技创新高峰,智能防洪预警系统荣获国际大奖
- • 京广铁路岳阳东站华丽升级,荣膺国家一级物流基地
- • “企业家绿卡”再升级:新增国际医疗、子女教育等15项专属权益,助力海外精英融入中国
- • 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成功落地,岳阳盘活闲置农房2000栋助力乡村振兴
- • 市妇幼保健院建成湘北儿童罕见病诊疗中心,辐射3省患者,为罕见病儿童带来希望之光
- • 临湘竹编技艺入选国家名录,青年匠人创作“竹光之城”艺术装置,传承与创新共绘竹编艺术新篇章
- • 湘阴“拿地即开工”升级2.0版,项目审批时限再压缩至7天,打造高效发展新格局
- • 汨罗市“智慧政务小屋”进驻超市,24小时自助服务让政务服务更便捷
- • 全国首个“氢能船舶”研发基地落户岳阳,抢占绿色航运新赛道
- • 君山LNG接收站项目盛大开工,年供气能力突破百亿立方米,助力能源结构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