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甜酒产能翻番,千年陶缸发酵技艺荣登非遗名录
在福建长乐,一项古老的酿酒技艺正焕发出新的生机。近年来,长乐甜酒的产能实现了翻番,而这项传承千年的传统陶缸发酵技艺也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酿酒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长乐甜酒,又称“长乐陈酒”,源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以糯米为原料,采用独特的陶缸发酵工艺,经过长时间的陈酿,口感醇厚,风味独特,被誉为“酒中珍品”。长乐甜酒的制作工艺复杂,从选材、发酵到陈酿,每一步都讲究精细,尤其是陶缸发酵这一环节,更是关键。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工艺的重视,长乐甜酒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据当地酒厂负责人介绍,目前长乐甜酒的年产量已经达到了1000吨,是十年前的两倍。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酒厂自身的努力。
在产能翻番的背后,是长乐甜酒传统陶缸发酵技艺的传承与创新。陶缸发酵是长乐甜酒制作工艺的核心,其原理是利用陶缸的透气性,让酒曲在缸内自然发酵,从而产生独特的风味。这项技艺在长乐已经传承了千年,是当地人民的智慧结晶。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技艺,长乐市相关部门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严格的评审,长乐甜酒传统陶缸发酵技艺终于成功入选。这不仅是对长乐甜酒制作工艺的肯定,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如今,长乐甜酒传统陶缸发酵技艺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张名片。为了推广这一技艺,长乐市举办了多项活动,如陶缸发酵技艺展示、长乐甜酒品鉴会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业内人士前来参观交流。
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长乐甜酒传统陶缸发酵技艺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酒厂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还研发出了多种口味和包装的长乐甜酒,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长乐甜酒传统陶缸发酵技艺的传承人也在不断增多。为了培养新一代的酿酒师,长乐市相关部门设立了专门的培训班,邀请经验丰富的老艺人传授技艺。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并学习这一传统技艺,为长乐甜酒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之,长乐甜酒产能的翻番和传统陶缸发酵技艺入选非遗名录,是我国酿酒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成果。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项古老的技艺将继续焕发出新的生机,为我国酿酒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 • 君山银针茶乡行:沉浸式体验,尽享采茶炒茶乐趣,专属茶树年卡等你来认领
- • 汨罗再生资源交易平台年撮合交易额突破千亿,区块链溯源技术实现全覆盖
- • 城陵矶港务局携手岳阳职院,共育长江航运特种作业人才
- • 汨罗市“15分钟阅读圈”建成,24小时书房乡镇全覆盖,书香浸润乡村生活
- • 临湘长江岸线生态经济带崛起,绿色产业园区产值突破80亿
- • 三一集团智能装备制造基地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50亿元,引领行业新篇章
- • 岳阳楼景区AR导览系统升级,千年楼阁实时演绎唐宋元明清风貌
- • 湘阴县公益图书馆:乡镇全覆盖,年借阅量突破50万册,书香浸润乡村
- • 全国首个“氢能船舶”研发基地落户岳阳,抢占绿色航运新赛道
- • 汨罗市新建8所乡镇寄宿制学校,助力解决留守儿童入学难题
- • 湘阴县民俗博物馆盛大开馆,千件农耕器具见证洞庭湖千年变迁
- • 岳阳县村级集体经济全面达标,最薄弱村年收入超50万,乡村振兴战略再结硕果
- • 岳阳“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翻番,科创驱动高质量发展
- • 汨罗市屈原中学扩建工程圆满竣工,古典书院式建筑闪耀成为文化新地标
- • 三一重工智慧矿山装备基地投产,年产值目标直指80亿元
- • 职业教育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92%,精准对接“12+1产业链”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岳阳社区厨神大赛现108道“妈妈菜”,民间食谱即将出版
- • 君山区爱心传递:为困境儿童发放助学智能手表,实时守护学业成长
- • 湘阴“拿地即开工”升级2.0版,项目审批时限再压缩至7天,助力区域发展提速
- • 全国首条辣条工业旅游专线开通,游客可定制“麻辣指数”
- • 岳阳东站实现“高铁地铁无缝换乘”,日均惠及10万人次,便捷出行再升级
- • 岳阳家谱文化节盛大开幕,AI技术助力海外游子寻根之旅
- • 湘阴县农村危房改造清零,D级危房户全部迁入安全住房,幸福生活新篇章开启
- • 全国首个“5G+MR”地理课堂在岳阳启用,虚拟还原洞庭湖变迁,开启地理教育新篇章
- • 岳阳县经开区设立残疾人就业基地,手工艺品年销千万元,助力残疾人共融发展
- • 洞庭湖水域“天眼”监控全覆盖,非法捕捞无处遁形
- • 华容县“厕所革命”助力乡村振兴,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超10万座
- • 临湘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工程竣工,助力绿色产业发展新篇章
- • 汨罗端午文化节盛大开幕:全球首演“数字龙舟”全息投影竞渡,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洋沙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再创佳绩:年接待游客突破500万人次,营收超30亿元
- • 岳州窑考古新发现揭示唐代青瓷贸易路线:南青北白的历史脉络
- • 平江酱干制作技艺进校园,万名学子共赴“豆香课堂”非遗之旅
- • 临湘万亩茶园“区块链溯源”系统启动,每片茶叶拥有专属“身份证”
- • 我国防返贫动态监测系统预警响应率达100%,筑牢脱贫攻坚成果防线
- • 中非经贸合作园落户岳阳,28家首批入驻企业共筑发展新篇章
- • 无人机物流网络助力乡村振兴,生鲜配送时效缩短至1小时
- • 华容芥菜主题漫画展盛大开幕,网红IP“菜菜君”形象首次亮相
- • 张谷英村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古村旅游热度激增
- • 岳阳与保靖携手30年,对口帮扶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全国首条“长江公益教育船”启航,为沿湖儿童送教上门,点亮希望之光
- • 岳阳发布2035农业科技愿景:打造全球智慧农业创新枢纽
- • 长江禁渔智慧监管平台助力全域禁渔,无人机巡航精准揪出非法捕捞行为
- • 平江县红军营红色影院盛大开映,村民免费观赏4D革命影片,传承红色精神
- • 湘阴县“洞庭渔歌”走进校园,百名小学生登央视唱响湿地保护
- • 云溪区职业病防治中心挂牌,免费体检助力化工从业者健康保障
- • 《樟树港辣椒》国家标准实施,全程可控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 • 平江辣条产业年营收突破300亿,荣获“中国辣条之乡”美誉,出口量增150%
- • “数字岳阳书院”上线,开启3万师生跨时空研学新篇章
- • 华容县绿色生活新风尚:30万家庭领免费竹编菜篮,推广“以竹代塑”
- • “汨罗屈子祠端午研学营:传承文化,体验传统‘楚辞粽’与‘艾草香囊’制作”
- • 汨罗再生资源行业年分红超2亿,助力乡村振兴惠及全市80%行政村
- • 君山区“麋鹿小镇”生态旅游分红,周边村民年增收万元,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湘阴渔民转产上岸,生态养殖户年均收入突破15万元
- • 岳阳黄茶文化节签约订单突破3亿元,新品成功登陆欧美市场
- • 湘鄂赣边文旅产业联盟成立,首批落地康养度假项目15个,共绘区域发展新蓝图
- • 谢卫江主持召开第四届旅发大会执委会第四次会议,共商旅游发展大计
- • 华容农业大数据中心启用,AI精准助力10万亩芥菜种植迈向智能化新篇章
- • 岳阳楼中秋诗会:百名诗人共赴千古名楼,激光投影点亮诗意中秋
- • 华容芥菜深加工项目助力乡村振兴,惠及8万农户,年消化原料30万吨
- • 汨罗循环经济园设“扶贫车间”,废旧家电拆解助力800人脱贫
- • 君山区环湖公路提质改造完成,30个村告别“颠簸路”,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平江腊八节百家宴破纪录,千户村民共烹非遗柴火粥,传承民俗文化新篇章
- • 君山区环湖公路提质改造圆满完成,30个村焕新颜告别“颠簸路”
- • 平江县山村小规模学校优化工程圆满完工,83所村小焕发新颜
- • 湘阴县大闸蟹经纪人培训班结业,渔民转型年销百万,助力乡村振兴
- • 华容县“防返贫健康保险”全覆盖,大病自费超万元即理赔,守护群众健康防线
- • 汨罗百亿级锂电循环产业园盛大开工,助力华中地区退役电池处理能力提升
- • 君山区“荷花宴”名扬四海,莲子炖鸭成爆款美食《舌尖上的中国》
- • 岳阳建成全国首个湖区应急救援直升机基地,守护碧波荡漾的洞庭湖
- • 平江县“高山有机茶”产值破5亿,3万茶农搭上电商快车增收40%
- • 《屈原投江VR实景剧上线,观众可改写历史结局,沉浸式体验历史新篇章》
- • 圣泉集团生物质精炼项目投产,年处理秸秆能力达50万吨,推动绿色能源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