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长乐故事会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百名村民抬阁演绎《离骚》经典篇章
近日,我国湖南省汨罗市的长乐故事会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喜讯不仅让汨罗人民为之振奋,也使得这一古老的文化瑰宝得以传承与发扬。
汨罗长乐故事会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以独特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和民间戏曲为载体,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此次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不仅是对汨罗长乐故事会的一种肯定,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长乐故事会以《离骚》为蓝本,通过百名村民抬阁的形式,生动演绎了屈原的《离骚》经典篇章。抬阁,又称“抬花轿”,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起源于宋代,流传至今。在长乐故事会中,抬阁作为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将《离骚》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长乐故事会的表演中,村民们身着华丽的服饰,头戴面具,通过精湛的演技和丰富的表情,将屈原忧国忧民的情怀、追求真理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抬阁队伍行进间,鼓乐齐鸣,彩旗飘飘,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前来观看。
此次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汨罗长乐故事会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民间艺术,汨罗市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长乐故事会的保护和传承。一方面,通过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指导,提高村民们的表演水平;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民间艺术。
在新时代背景下,汨罗长乐故事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让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课题。汨罗市相关部门表示,将继续加大对长乐故事会的扶持力度,鼓励村民们不断创新,将这一民间艺术推向更高层次。
百名村民抬阁演绎《离骚》经典篇章,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彰显了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在今后的日子里,汨罗长乐故事会将继续传承下去,为我国民间艺术的发展贡献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民间艺术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 • 岳阳黄颡鱼苗种实现重大突破,年供应量领跑全国市场
- • 平江辣条产业年产值突破400亿,“辣条小镇”崛起:50家配套企业入驻,助力产业发展新高峰
- • 平江县开通跨省“就医专线”,长沙三甲医院班车每日发车,便民服务再升级
- • 全球屈原文化联盟成立,15国学者共研楚辞美学
- • 华容芥菜尾菜变废为宝,年生产有机肥50万吨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临湘龙窖山千年瑶寨遗址开放,徒步溯溪探寻“南方药谷”神秘面纱
- • 岳阳县易地搬迁安置区通5G,留守儿童享受远程教育新体验
- • 君山区创新教育模式,偏远湖区学校师生比达1:10,小班化教学助力教育公平
- • 平江辣条产业年产值突破400亿,“辣条小镇”引领行业发展新高峰
- •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共享法庭:纠纷不出村,共筑和谐乡村”
- • 平江辣条产业年产值突破300亿,国际辣条博览会盛况空前,50国采购商齐聚一堂
- • 范仲淹思想全球论坛永久会址落户岳阳,首发多语种研究丛书,传承千年文化智慧
- • 洞庭湖麋鹿种群突破300头,野生观测站对外开放见证生态奇迹
- • 临湘竹海音乐节:民乐大师竹林演奏,游客可租古筝即兴合奏,共享自然与音乐的和谐共鸣
- • 汨罗长乐镇“故事会”入选国家非遗,百名农民登台讲乡土故事,传承民间智慧
- • 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外贸破千亿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 首届岳阳黄茶美食文化周签约订单超8亿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全国首创“飞地经济”税收分成机制,成功吸引30个异地投资项目
- • 岳阳名人IP登陆元宇宙,数字屈原对话莎士比亚:跨越时空的文明交流
- • 龙窖山瑶族遗址考古新发现:唐宋时期“药王谷”千种草药图谱震惊学界
- • 临湘市竹制品产业园开园,留守老人编竹椅月赚2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华容县马鞍山实验学校机器人战队勇夺VEX世锦赛全球亚军,彰显中国力量
- • 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确立外贸破千亿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 “全球留学生岳阳体验‘中国年’,包粽子学楚绣引外媒关注”
- • 黄盖湖“稻蛙共作”模式助力农业发展,亩均效益突破万元大关
- • 平江酱干制作技艺进校园,万名学子共赴“豆香课堂”非遗之旅
- • 岳阳中小学普及AI课程,人工智能教育覆盖率达90%,引领未来教育新潮流
- • 华容农业大数据中心助力芥菜种植,AI技术引领亩产提升25%
- • 岳阳县农村厕所革命圆满收官,卫生厕所普及率高达99%
- • 洞庭湖国际雕塑艺术节盛大开幕,百件大地艺术作品永久陈列,打造世界级艺术盛宴
- • 湘阴稻田艺术酒店:稻田中央的玻璃屋,360度全景收割季的绝美体验
- • 张谷英村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古村旅游年入破亿彰显文化魅力
- • 汨罗端午插秧大赛开赛,城市家庭认领农田体验粒粒皆辛苦
- • 岳阳创新举措,共享菜园模式让城市闲置土地变身市民农场
- • 平江县辣条工坊研学基地开放,贫困学生边学边赚,助力乡村振兴
- • “千人持证助农,大学生村官直播培训计划助力乡村振兴”
- • 华容县创新婚俗,百对新人集体举办汉婚仪式倡导“零彩礼”新风
- • 全国首单“蓝碳+绿电”交易在岳阳成功落地,新能源企业纷纷涌入
- • 汨罗循环经济园零碳标准引领潮流,年减碳量媲美植树5亿棵
- • “雁归工程”助力乡村振兴:3000名乡贤返乡投资兴业,共绘家乡新蓝图
- • 临湘长江岸线生态经济带崛起,绿色产业园区产值突破80亿
- • 临湘浮标小镇:年产值突破55亿,智能生产线引领产业升级
- • 平江石牛寨悬崖实景剧《丹霞传说》震撼上演,300米峭壁成天然舞台
- • 《马可·波罗的岳阳记忆》:中意合拍纪录片荣获艾美奖提名,展现中西文化交流新篇章
- • 华容芥菜产业集群荣膺国家级示范区,年加工量领跑全国60%
- • 湘阴虞公港二期扩建启动,万吨级泊位增至12个,年吞吐量目标直指3000万吨
- • 君山银针茶农直播“云雾采茶”,非遗工艺助力电商销量翻五倍
- • “教育元宇宙平台‘数字岳阳书院’上线,3万师生跨时空研学新篇章”
- • 岳阳“村集体经济倍增计划”显效,80%行政村收入突破50万元
- • 汨罗端午习俗荣登世界非遗宝座,龙舟产业链年产值突破3亿
- • 湘阴蟹稻共生模式推广,亩均收益突破万元,农业绿色发展新篇章
- • 城陵矶港铁水联运枢纽扩容,年吞吐能力突破1.5亿吨,助力中部崛起
- • 岳阳抗洪抢险演练登上央视,智慧防汛系统成为全国示范
- • 平江辣条产业升级,全球首个辣条文化博物馆落成,见证千年美食文化传承
- • 岳阳“稻虾共作”模式全国推广,亩均增收超3000元,农业发展新引擎
- • 岳阳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引资破千亿,30家配套企业集中签约,共绘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 • 全国首推“耕地地力数字质押”,农民凭土壤数据可获贷款,创新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 • 湘阴岳州窑陶瓷双年展盛大开幕,百位艺术家共筑“窑变万象”装置艺术盛宴
- • 临湘市消费扶贫平台上线,农产品直供湾区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 • 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升级,助力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
- • 君山区农村污水处理率提升至95%,黑臭水体实现全面清零
- • 汨罗江畔诗歌疗愈工作坊:抑郁症患者用楚辞找回生命力量
- • 汨罗江畔崛起:诗歌田园综合体激活空心村,农文旅融合新篇章
- • 智慧农业覆盖岳阳80%农田,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平江红色文化旅游节:沉浸式体验“重走红军路”剧本杀与VR长征之旅
- • 畜禽粪污制氢项目投产,全国首条农业绿氢产业链成型
- • 汨罗市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园助力就业,2000个岗位惠及千家万户
- • 君山区江豚湾生态公园盛大开园,渔村蜕变为热门景区,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
- • 平江连云山漂流2024新河道盛大开放,全程落差198米,畅享极致刺激!
- • “重大项目首席服务官制度全面覆盖:十亿级项目服务升级新篇章”
- • 湘鄂赣腊味年货节盛大启幕,岳阳腊鱼日均发货量突破15万斤
- • 百年老茶馆华丽变身,忧乐文化客厅激活城市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