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县脱贫户人均收入突破1.8万元,光伏分红与辣条厂就业双保障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我国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平江县作为湖南省的一个贫困县,通过实施一系列创新扶贫措施,成功实现了脱贫目标。其中,光伏分红和辣条厂就业成为了该县脱贫户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人均收入更是突破1.8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不仅有助于改善环境,还能为贫困地区带来经济效益。平江县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大力发展光伏产业。通过光伏扶贫项目,该县为脱贫户提供了稳定的分红收入,有效解决了贫困家庭的燃眉之急。
据了解,平江县光伏扶贫项目覆盖了全县多个乡镇,涉及脱贫户数千户。项目采用“光伏发电+扶贫”的模式,将光伏发电站建设在贫困村,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同时将发电收益用于贫困家庭的分红。据统计,光伏分红为平江县脱贫户人均增收约2000元。
除了光伏分红,辣条厂就业也为平江县脱贫户提供了双重保障。近年来,平江县依托当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辣条产业。该县投资建设了多家辣条厂,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在辣条厂工作的脱贫户,每月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有效提高了家庭生活水平。
平江县辣条产业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引导。该县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品牌推广等措施,助力辣条产业做大做强。同时,还鼓励企业吸纳更多脱贫户就业,实现产业扶贫与就业扶贫的有机结合。
在光伏分红和辣条厂就业的双重保障下,平江县脱贫户人均收入突破1.8万元,实现了稳定脱贫。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示了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力度。未来,平江县将继续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首先,平江县将继续加大光伏扶贫项目的投入,扩大光伏发电规模,提高脱贫户分红收入。同时,还将加强光伏发电站的管理,确保项目长期稳定运行。
其次,平江县将进一步提升辣条产业水平,打造知名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产业链延伸,带动更多脱贫户参与其中,实现产业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平江县还将积极探索其他扶贫模式,如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为脱贫户提供更多增收渠道。同时,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脱贫户的技能水平,助力他们实现自我发展。
总之,平江县脱贫户人均收入突破1.8万元,光伏分红与辣条厂就业双保障,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平江县将继续努力,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 • 汨罗江畔诗歌主题客栈:诗意栖居,智能吟诗灯下的诗意人生
- • 岳阳实施“名师领航工程”,力争三年内培育100位省级学科带头人
- • 君山岛芦苇艺术季:亲子共制芦苇画,共享艺术盛宴,作品直送巴黎展览
- • 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确立外贸破千亿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 华容县“积分制”治理模式全国推广,乡风文明实现大提升
- • 湘阴县农村学校营养餐标准升级,每餐补贴增至8元,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 • 南湖新区创新举措,推出“零碳端午”活动,可降解龙舟材料荣获国家专利
- • 南正街米粉传奇:百年老汤,24小时不打烊,日均接待食客5000人
- • 君山区环湖公路提质改造完成,30个村告别“颠簸路”,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临湘竹编技艺入选国家名录,青年匠人创作“竹光之城”艺术装置,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湘籍科学家返乡创业园盛大开园,首批入驻项目喜获亿元融资
- • 湘阴小龙虾智能养殖舱量产,物联网技术助力病害率降低90%
- • 华容县村史馆全覆盖,300名乡贤捐文物,共筑农耕记忆传承之路
- • 《马可·波罗的岳阳记忆》:中意合拍纪录片荣获艾美奖提名,展现中西文化交流新篇章
- • 洞庭全鱼宴:荣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食遗产保护案例”名录,传承中华美食文化
- • 君山芦苇画惊艳亮相巴黎设计周,非遗工艺助力乡村振兴
- • 汨罗市棚改安置区幼儿园投入使用,贫困户子女入学优先保障
- • 中华大熊猫苑再创佳绩,单日接待游客破3万,互动式科普成亲子游新宠
- • 岳阳县农村垃圾分类试点成效显著,覆盖50村资源化利用率达70%
- • 平江县首条跨省公交开通,仅需5元直达江西修水,出行更加便捷!
- • 宁德时代储能项目落户临湘,助力绿色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
- • 华容团子:日均产销20万个,机械化生产中保留传统手工柴火香
- • 湘阴县农村公路“白改黑”工程圆满完工,300公里村道焕然一新
- • 湘阴洋沙湖国际度假区:水上摩托+热气球,打造亲子游新地标
- • 岳阳县“谷雨诗会”盛况空前,万名诗人稻田朗诵,开启诗意田园新风尚
- • 城陵矶综保区进出口额突破500亿,湖南开放型经济再创新高
- • 临湘万亩茶园区块链溯源系统启动,茶叶“身份证”助力品质保障
- • “名人记忆银行”正式开张,市民可上传祖辈口述史料,传承历史记忆
- • 岳阳筹建国家级油菜产业园,“油瓶子”里装满科技
- • 君山区“鱼菜共生”AI监控系统上线,亩均收益增至12万元,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 • 岳阳楼联名故宫文创,“忧乐精神”系列文具热销,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完美融合
- • 君山岛举办“茶禅一味”生态论坛,千年古寺倡导自然农法,共筑绿色未来
- • 青年艺术家巧妙运用AI技术,重绘《岳阳楼历代风貌图卷》再现千年古韵
- • 临湘市乡镇文体广场全覆盖,广场舞大妈用上智慧灯杆,智慧生活新篇章
- • 君山区生态移民新村:绿色家园梦想成真,家家户户接入沼气管道
- • 全省首推“拿地即开工”模式,30个产业项目提前3个月投产,创新举措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左宗棠数字人任文旅大使,实时解答西征历史细节
- • 岳阳建成全国首个“教育元宇宙试验区”,10万师生虚拟空间互动新纪元开启
- • 岳阳县百岁宴习俗荣登非遗名录,九层寿糕制作技艺传承有道
- • 临湘市残疾人辅具免费适配,智能假肢助力200人重返岗位
- • 华容芥菜腌制技艺申报国家级非遗,百年老坛出土引轰动,传承千年的美味之谜揭晓
- • 湘阴小龙虾智能养殖舱量产,单舱年产值突破200万元
- • 岳阳龙虾节盛况空前,单日吃掉50吨龙虾,麻辣虾尾销售额破3亿
- • 岳阳中小学普及AI课程,人工智能教育覆盖率达90%,引领未来教育新潮流
- • 岳阳红色研学专列开通,串联6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传承红色记忆
- • 洞庭湖生态法庭揭牌,全国首例湿地碳汇交易案在岳审结,生态保护迈上新台阶
- • 扶贫大数据平台助力精准识别,实现99.8%识别率,覆盖80万农户
- • 岳阳龙虾节再创辉煌,单日消耗80吨龙虾,虾尾预制菜销售额突破5亿元
- • 张谷英村非遗活化项目助力旅游发展,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大关
- • 岳阳县“数字古村”魅力绽放:游客量破百万,VR技术重现明清商贸繁华
- • 全国首条智能浮标生产线在临湘投产,良品率提升至99.5%,开启水上安全新篇章
- • 湘阴县乡村教师驻村支教,助力贫困生课后辅导全覆盖
- • 华容县村史馆全覆盖,300名乡贤捐文物传承农耕记忆
- • 岳阳-保靖对口帮扶30年:15亿元资金助力脱贫攻坚
- • 湘阴县教育创新举措:设立12个“名师工作室”助力培养300名骨干教师
- • 百年老店“巴陵春”推黄酒冰淇淋,首发日售罄3万支,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
- • 长江岳阳段航道整治完成,万吨级船舶通航时长增加60天,助力长江航运发展
- • 岳阳成功举办国际湿地农业论坛,发布《洞庭湖生态农业宣言》共筑绿色未来
- • 汨罗市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园助力就业,2000个岗位让户户有业
- • 临湘市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全面推行“县管校聘”及城乡教师交流计划
- • 正大集团现代农业产业园盛大落地,年产生猪100万头全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 • 华容东湖鱼汤米粉节狂欢开启:凌晨4点开售的“头汤粉”攻略大揭秘!
- • 岳阳籍航天员荣耀入选中国空间站任务,家乡携手打造航天科普基地
- • 中小学开设“名人家风课”,左宗棠家训成为思政教材
- • 汨罗长乐甜酒酿造大赛开锣,百位奶奶齐聚一堂,传承祖传秘方
- • 平江县辣条产业园升级助力扶贫,辐射30个贫困村,户均年分红破万元
- • 区块链溯源系统助力扶贫,80%扶贫产品实现溢价销售提升30%
- • 南湖新区智慧停车场正式投入使用,新增车位3000个,缓解停车难题
- • 数字屈原与汨罗:全息投影展中的AI诗人即兴对赋之旅
- • 汨罗市建成“星星儿童康复中心”,为自闭症家庭提供免费干预课程,照亮希望之光
- • 岳阳楼中秋诗会:百名诗人共赴千古名楼,激光投影点亮诗意中秋
- • 卫星遥感测土配方技术助力百万亩耕地,化肥利用率显著提升至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