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中小学开设“龙舟制造劳动课”,非遗工艺进校园,传承传统文化新篇章
近年来,我国传统文化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各地纷纷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近日,湖南省岳阳市的中小学就开设了一门别开生面的“龙舟制造劳动课”,让非遗工艺走进校园,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技艺。
龙舟,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端午节期间,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舟比赛,这一活动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技艺,岳阳市决定在中小学开设“龙舟制造劳动课”,让非遗工艺走进校园。
这门课程以龙舟制造为核心,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了解龙舟的制作工艺,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龙舟的历史、结构、制作工艺以及比赛规则等。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从选材、切割、拼接、上漆等环节,一步步完成一艘龙舟的制造。
在课堂上,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动手能力。他们亲手制作的龙舟,在端午节期间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龙舟比赛,展现了他们的劳动成果。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这门课程,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也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一传统技艺。
“龙舟制造劳动课”的开设,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岳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门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岳阳市还计划将“龙舟制造劳动课”推广到全市中小学,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技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岳阳市将加大投入,完善课程体系,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确保课程质量。
非遗工艺进校园,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总之,岳阳中小学开设“龙舟制造劳动课”,非遗工艺进校园,为传承传统文化开辟了新的途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青少年加入到传承非遗文化的行列,共同书写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新篇章。
- • 湘鄂赣边文旅产业联盟成立,首批15个康养度假项目落地,共绘区域发展新蓝图
- • 平江幕阜山星空专线夜班车周末通宵运营,为观星客打造浪漫夜空之旅
- • 村级金融扶贫服务站助力乡村振兴,打通融资最后一公里
- • 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地,助力创新型企业蓬勃发展
- • 感受屈子文化,共度端午佳节——汨罗屈子文化园端午龙舟研学游体验记
- • 临湘竹海骑行绿道贯通,扫码租电助力车畅游竹筒水世界
- • 湘阴蟹稻共生模式推广,亩均收益突破万元,农业绿色发展新篇章
- • 临湘市乡村5G基站全覆盖,农产品直播日均带货破百万,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湘阴县民俗博物馆盛大开馆,千件农耕器具见证洞庭湖千年变迁
- • 华容县芥菜深加工项目投产,2.3万脱贫户共享“订单种植+保底价”红利
- • 洞庭湖湿地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荣登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案例榜
- • 平江县山区便民服务再升级,“政务大篷车”每月巡回办理身份证、养老金认证
- • 岳阳烧烤惊艳登陆纽约时代广场,中式烤串征服海外食客心
- • 岳阳首个县域碳普惠平台上线,步行骑车换生态农产品,绿色出行新风尚
- • 岳阳青年科学家团队研发“可降解塑料”,荣获国际发明金奖
- • 岳阳筹建国家级油菜产业园,“油瓶子”里装满科技
- • 岳阳青年导演作品闪耀国际电影节,湖湘故事走向世界舞台
- • 南湖新区零碳公园建成,年吸收二氧化碳超万吨,绿色环保新典范
- • 湘阴县农村光伏扶贫电站助力脱贫,年发电1.2亿度,惠及3万脱贫户
- • 岳阳县农村垃圾分类试点成效显著,资源化利用率达70%
- • 君山区试点“流动医院车”,为偏远自然村提供便捷医疗服务
- • 临湘市“浮标工人家园”落成,产业工人喜享成本价购房福利
- • 平江起义红色旅游专线开通,沿线村民户均增收8000元,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名人记忆银行”正式开张,市民可上传祖辈口述史料,传承历史记忆
- • 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观鸟塔落成,记录137种珍稀鸟类新发现
- • 白泥湖国家湿地公园成为极危物种青头潜鸭的稳定栖息地
- • 平江起义纪念馆:红色旅游专线开通,穿红军装重走长征路,传承革命精神
- • 华容县芥菜种植引入区块链溯源,扫码即可了解“从田间到餐桌”全流程
- • 汨罗端午文化园盛大开园,非遗龙舟制作技艺引研学团队超5万人次关注
- • 岳阳巴陵戏《离骚》全球巡演震撼开启,3D全息投影再现楚辞奇幻世界
- • 平江县辣条包装“云工位”上线,留守妇女远程接单按件计酬,助力乡村振兴
- • 城陵矶港跨境电商综试区再创佳绩:落户企业突破500家,年交易额冲刺200亿
- • 左宗棠数字人化身文旅大使,实时解答西征历史细节
- • 工业旅游新标杆:市民可预约参观“黑灯工厂”智能生产线
- • 岳阳县大云山:揭秘云海日出摄影秘境,99%游客未曾踏足的绝美之地
- • 南湖新区建成“零碳公园”,年吸收二氧化碳超万吨,助力绿色环保新篇章
- • 洞庭湖退捕渔民转产护渔员,人均年收入增长2.5倍,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 • 湘阴柳庄:穿越时空,邂逅晚清市井繁华
- • 鹿角窑址考古新发现:唐宋瓷器碎片揭示“南青北白”贸易网络新面貌
- • 岳阳黄酒联名故宫文创,楚辞限定款礼盒热销,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完美融合
- • 鹿角窑址考古新发现:唐宋瓷器碎片揭示“南青北白”贸易网历史脉络
- • 君山区渔民新村建成,退捕渔民拎包入住精装房,开启新生活篇章
- • 汨罗端午文化园盛大开园,非遗龙舟制作技艺引研学团队超5万人次参观学习
- • 汨罗端午习俗活化利用,龙舟制作村年产值破亿元,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君山岛-团湖荷花园:探寻万亩荷塘之美,共享单车畅游骑行路线
- • 探寻千年瑶寨,徒步溯溪探秘“南方药谷”——临湘龙窖山遗址开放之旅
- • 湘阴县公益图书馆全面覆盖乡镇,年借阅量突破50万册,助力全民阅读新风尚
- • 柏祥镇桑园村驻村工作队用心收集民情台账20条,助力解决民生难题
- • 汨罗市屈原中学扩建工程圆满落幕,古典书院式建筑闪耀文化新地标
- • 岳阳学子在国际数学奥赛中摘金,创湖南近十年金牌零的突破
- • 农村医养结合中心实现乡镇全覆盖,助力破解因病返贫难题
- • 湖南理工学院荣获“长江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批准,助力环保事业再上新台阶
- • 临湘竹文化创意园盛大开放,竹纤维时装秀与竹键盘音乐会惊艳亮相
- • “农业信贷直通车全面覆盖乡镇,新型主体轻松获得无抵押贷款”
- • 汨罗江畔楚文化市集:探寻千年楚韵,体验传统工艺魅力
- • 平江县重拳出击,关停违规校外培训机构45家,动态更新“黑白名单”确保教育环境净化
- • 君山银针茶文化系统荣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传承千年茶香
- • 岳阳港工业遗址公园开放,退役塔吊变身忧乐精神主题雕塑,展现城市文化新面貌
- • 云溪区化工园职业病防治中心成立,免费体检覆盖工人,守护劳动者健康
- • 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全覆盖,涉农信访量下降60%:农村治理新篇章
- • 洞庭湖鲜活水产区块链溯源系统上线,扫码即可追溯捕捞全程,保障食品安全
- • 村级金融扶贫服务站助力脱贫攻坚,打通融资最后一公里
- • 全国首单耕地地力指数保险落地,为10万农户带来坚实保障
- • 华容芥菜产业迈向新高峰: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亿,智能腌渍车间投产助力产能翻番
- • 临湘竹海生态屋:全竹结构建筑,夏季恒温22℃避暑首选
- • 汨罗长乐镇中学“诗联文化”课程走红,学生作品闪耀《诗刊》
- • 岳阳乡村快递覆盖率100%,助力农产品出村“最后一公里”
- • 洞庭湖跨湖大桥主塔封顶,2025年通车后助力两岸一小时车程梦想成真
- • 汨罗循环经济园零碳标准引领潮流,助力全省减碳事业迈向新高峰
- • 岳阳君山岛勇立潮头,率先实现“碳中和景区”零排放运营
- • 临湘浮标小镇二期投产,年产值目标直指30亿,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平江县辣条产业园升级助力扶贫,辐射30个贫困村,户均年分红破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