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渔光互补光伏基地并网,绿色能源助力30万户家庭用电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绿色能源已成为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近日,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的渔光互补光伏基地正式并网,预计年发电量可供30万户家庭用电,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清洁、环保的电力保障。
湘阴渔光互补光伏基地项目占地约2000亩,总投资约10亿元。该项目采用“渔光互补”模式,即在鱼塘上方建设光伏发电板,实现光伏发电与渔业养殖的有机结合。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还能降低光伏发电的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湘阴渔光互补光伏基地的建设,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岳阳市政府表示,该项目是岳阳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于推动岳阳市乃至湖南省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了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同时,项目还注重环保,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湘阴渔光互补光伏基地并网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2亿千瓦时,相当于30万户家庭的年用电量。这不仅能够满足当地居民的用电需求,还能为电网提供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此外,该项目的并网还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项目建成后,将为当地创造约300个就业岗位,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同时,渔光互补模式还有利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提高渔业产量,实现农业与新能源产业的协同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湘阴渔光互补光伏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项目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如智能监控系统、高效光伏组件等,提高了光伏发电的效率和稳定性。同时,项目还注重人才培养,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培养了一批新能源领域的专业人才。
总之,湘阴渔光互补光伏基地的并网,标志着我国新能源产业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将继续加大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绿色能源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为实现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湘阴渔光互补光伏基地的成功并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绿色能源将在我国能源体系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中欧班列(岳阳)再创佳绩:年开行量突破500列,回程货源招商额达30亿
- • 平江县山区创新应用无人机送急救血样,检验效率提升4小时,助力生命救治
- • G240君山段快速化改造启动,全程取消红绿灯,开启城市交通新篇章
- • 汨罗市屈原中学扩建工程圆满落幕,古典书院式建筑添彩文化地标
- • 中欧班列岳阳常态化开行,助力沿线国家投资增长45%
- • 岳阳“智慧农业大脑”上线,开启30万亩农田数字化管理新时代
- • 华容芥菜质量安全智慧监测平台正式上线,农残检测实现100%全覆盖
- • 丹麦养猪巨头进军岳阳,智能化猪场PSY指数达欧洲标准,引领行业新潮流
- • 卫星遥感测土配方技术助力百万亩耕地,化肥利用率显著提升至45%
- • 平江“辣条专业村”户均年收入超20万,直播带货成新引擎
- • 《平江山区“哭嫁歌”传承千年,AI语音库收录百位老人原声,数字化保存助力文化瑰宝永存》
- • 岳阳米粉行业协会成立,统一制定鲜湿米粉生产规范,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 • 湘阴县农村光伏扶贫电站助力脱贫,年发电1.2亿度,惠及3万脱贫户
- • “重大项目首席服务官制度全面覆盖,助力十亿级项目高效推进”
- • 樟树港辣椒基因组测序完成,分子育种提速3倍,助力农业科技创新
- • 君山岛爱情主题邮局盛大开业,数字明信片开启跨时空寄送新篇章
- • 百名少年匠心独运,历时半年绘就《数字清明上河图》,巴陵古韵新貌跃然屏上
- • 湘阴县乡镇充电桩全覆盖,新能源农机推广助力低碳春耕
- • 巴陵戏非遗剧场惊艳亮相,全息版《岳阳楼记》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 • 君山岛盛邀“茶禅一味”生态论坛,千年古寺共话自然农法传承
- • 岳阳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五年居全省前三,素质教育成果显著
- • 平江起义红色旅游专线开通,助力沿线村民户均增收8000元
- • 洞庭湖跨湖大桥主塔封顶,未来2026年通车,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临湘市乡村教师周转房全覆盖,温暖教育梦,惠及1500名教师
- • 华容芥菜文化节盛大开幕,万吨酸菜墙成为网红打卡地标
- • 岳阳县“春蕾计划”升级,照亮贫困女生求学路
- • 湘阴渔民转产上岸,生态养殖户年均收入突破15万元
- • 《九歌》音乐剧首演成功,汨罗屈子祠楚文化水幕舞台震撼全场
- • 全国首条“候鸟经济”产业链成型,生态摄影助力民宿增收3倍
- • 临湘市浮标产业园“扶贫工坊”上线,手工艺人日薪超2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华容县“芥菜妈妈”灵活就业计划:边带娃边腌制,月入4000元实现家庭与事业双赢
- • 全国首支“乡村振兴直播学院”成立,助力千名农民变身带货达人
- • 临湘市桃矿中学旧址焕新颜,教育博物馆揭开百年矿业教育史新篇章
- •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突破20亿,为科创企业加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 临湘市浮标产业智慧化转型,手工艺人搭上直播电商快车
- • 黄盖湖“稻蛙共作”模式引领农业创新,亩均效益突破万元大关
- • 岳州窑考古新发现:唐代青瓷残片揭示“南青北白”贸易路线的奥秘
- • 君山荷锄节:倡导低碳农耕,百亩试验田减碳40%创纪录
- • 临湘市浮标电商孵化基地盛大启用,百名青年直播带货突破千万大关
- • 岳阳市政府出台民营经济25条,设立50亿纾困基金,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湘阴县“洞庭渔歌”走进校园,百名小学生登央视唱响湿地保护
- • 岳阳乡村振兴综合考评全省领先,打造湖南乡村振兴样板
- • 张谷英村明代科举试卷惊现,揭秘湖湘士子“经世致用”教育体系
- • 龙窖山瑶族遗址揭示唐宋药工坊:江南药库历史认知再升级
- • 君山银针茶宴创新发布,24道茶馔荣登中国节气美食名录
- • 汨罗江端午文化生态保护区升级国家级,VR龙舟赛事引领科技与文化融合新潮流
- • 《少年屈原》央视热播,取景地变身网红打卡点,探寻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之美
- • 岳阳黄颡鱼苗种实现突破,年供应量占据全国市场60%
- • “留守儿童周末妈妈”计划启动,2000名志愿者携手助力成长
- • 平江辣条产业跨界联名,打造“辣条文创村”助力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 •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招商引资再创新高,环保装备项目落地18个
- • 岳阳“共享农场”模式走红,城市家庭可远程认养2亩稻田,体验田园生活新风尚
- • 华容县农村危房改造圆满完成,D级危房动态清零助力乡村振兴
- • 临湘浮标文化节:全球钓手齐聚黄盖湖,共享免费钓位盛宴
- • 三荷机场T2航站楼设计曝光:形似“洞庭波浪”引发热议
- • 岳阳乡村振兴经验全国领先,岳阳模式助力全国乡村振兴
- • 港澳青年岳阳研学营盛大开营,体验三天两夜“楚风士子”生活
- • 《樟树港辣椒》国家标准实施,全程可控保障餐桌安全
- • 无人机物流网络助力乡村振兴,生鲜配送时效缩短至1小时
- • 云溪区肿瘤筛查中心落成,湘北县域肿瘤早癌检出率提升40%
- • 君山氢能公交示范线投运,助力绿色出行,年减碳量相当于再造千亩森林
- • 岳阳黄茶邂逅法国甜品大师,茶香马卡龙系列惊艳亮相
- • 张谷英村非遗文化周盛大开幕,油豆腐制作技艺引万人体验热潮
- • 汨罗江畔诗歌疗愈工作坊:抑郁症患者用楚辞找回生命力量
- • 平江长寿镇百岁老人故事馆:聆听长寿秘诀与山歌传唱
- • 平江县辣条包装“云工位”上线,留守妇女远程接单按件计酬,助力乡村振兴
- • 湘阴县大闸蟹养殖培训下乡 助2000渔民成功转型新型职业农民
- • 岳阳民俗学者考证:龙舟竞渡起源于屈原时代之前千年
- • 岳阳湘江实验室揭牌,聚焦石化新材料关键技术攻关,助力产业升级
- • 张谷英村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古村旅游年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 • “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助力百万农民,水质达标率高达99.8%”
- • 平江辣条团体标准升级,298项检测指标严控安全红线,守护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