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长乐镇“故事会”荣登国家非遗名录,百名农民讲述乡土传奇
在湖南省汨罗市长乐镇,有一个传承百年的民间文化现象——故事会。近日,这一充满乡土气息的文化活动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上,百名农民登台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乡土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这片土地的深厚文化底蕴。
汨罗长乐镇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地处洞庭湖平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这里,民间故事会已成为当地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故事,既有神话传说,又有历史故事,还有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故事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相传,当年长乐镇有一位名叫李铁嘴的民间艺人,他擅长讲述故事,深受当地百姓喜爱。于是,人们纷纷效仿,逐渐形成了故事会这一独特的民间文化现象。几百年来,故事会在长乐镇代代相传,成为当地文化的一大特色。
如今,汨罗长乐镇的故事会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无疑是对这一民间文化的高度认可。为了庆祝这一喜讯,当地政府组织了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邀请百名农民登台讲述乡土故事。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农民们身着节日盛装,满怀激情地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他们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着家乡的变迁、英雄的壮举、劳动人民的智慧。这些故事,既有历史价值,又有现实意义,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
一位名叫陈大爷的农民说:“这些故事都是我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是我们家乡的宝贵财富。现在,它们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我们感到无比自豪。”陈大爷讲述的故事《长乐镇的故事》生动地描绘了长乐镇从古至今的风貌,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据悉,为了传承和弘扬这一民间文化,汨罗长乐镇已成立了故事会传承基地。基地内,农民们不仅可以学习故事讲述技巧,还可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此外,基地还定期举办故事比赛、讲座等活动,让更多人参与到故事会的传承中来。
汨罗长乐镇“故事会”的成功入选国家非遗名录,不仅是对当地民间文化的肯定,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一独特的民间文化将继续焕发生机,为我国的文化事业贡献力量。
- • “农业信贷直通车”全面覆盖乡镇,助力新型主体无抵押贷款发展
- • 湘阴县荣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质水稻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 • 临湘浮标产业崛起,全球市场份额高达80%,智能钓具研发中心落户经开区引领未来
- • 岳阳智慧农业示范园正式投用,AI技术助力果蔬产量提升30%
- • 华容县创新婚俗,百对新人集体举办汉婚仪式倡导“零彩礼”新风
- • 湘阴县农村学校食堂全面升级,6万学生共享营养定制餐
- • 君山岛生态论坛盛启,“茶禅一味”传承千年古寺自然农法智慧
- • 云溪港疏港铁路通车,周边居民告别重型货车穿城噪音,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 • 云溪化工成功完成“5G+工业互联网”改造,能耗降低20%,引领行业绿色发展新潮流
- • AI病虫害识别系统助力农业发展,百万亩农田实现精准防治
- • 岳阳启动“人才安居计划”,最高补贴50万引才留才,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 • 岳阳中心城区扩容至300平方公里,新增产城融合区:开启城市发展新篇章
- • 洞庭湖生态渔业全产业链引资38亿,打造国家级水产种业基地
- • 岳阳花鼓戏进百村,非遗传承人点燃30个乡村文化合作社新活力
- • 汨罗端午习俗活化利用,龙舟制作村年产值破亿元,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全省首推“拿地即开工”模式,30个产业项目提前3个月投产,创新举措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产业基金规模再创新高,200亿助力石化、物流等六大产业腾飞
- • 岳阳社区厨神大赛现108道“妈妈菜”,民间食谱即将出版
- • 君山岛芦苇艺术季:亲子共制芦苇画,作品直送巴黎展览,传承文化魅力
- • 岳阳与北斗伏羲达成战略合作,时空大数据中心启动建设,共绘智慧城市新蓝图
- • 汨罗市实验小学AI编程课堂全覆盖,学子斩获全国青少年科创赛金奖
- • 湘阴水上巴士试运营:鹤龙湖至洋沙湖,船上现煮湖鲜宴,畅享水乡风情之旅
- • 龙舟制造厂华丽转身,碳纤维龙舟助力文旅装备出口全球
- • 华容县芥菜产业获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年加工量突破50万吨创历史新高
- • 临湘浮标产业园定向招募残疾人,手工艺岗位月薪超4000元,助力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
- • “千人持证助农,大学生村官直播培训计划助力乡村振兴”
- • “岳阳楼《岳阳楼记》全球诵读大会:20国汉学家共襄盛举,传承中华经典文化”
- • 华容芥菜腌制技艺申报国家级非遗,百年老坛出土引轰动,传承千年的美味之谜揭晓
- • 汨罗端午习俗活化利用,龙舟制作村年产值破亿元
- • 湖南农科院岳阳基地育成抗涝籼稻新品种,洪灾后仍可保产80%
- • 平江县重拳出击,关停违规校外培训机构45家,动态更新“黑白名单”确保教育环境净化
- • 《徐秋将军抗战家书数字复原,全息投影再现平江起义烽火岁月》
- • 乡村医生规范化培训计划全面启动,3000名村医持证上岗,助力基层医疗服务提升
- • 《马可·波罗的岳阳记忆》:中意合拍纪录片荣获艾美奖提名,展现东西方文化交流魅力
- • 屈子文化园创新推出楚辞主题剧本杀,让玩家穿越战国,改写历史传奇
- • 临湘鸭锁骨:全国门店突破万家,麻辣鲜香年销量达1.5亿根
- • 湘阴县领跑全省,建成首个县域农产品冷链物流大数据中心
- • 岳阳县张谷英村小学非遗技艺课开课,油豆腐制作成为校本课程亮点
- • 岳阳设立千亿规模产业引导基金,助力七大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 • 平江山区变身“绿色银行”:万亩高山蔬菜基地助力农民增收4.8万元
- • 国际汉学家解码洞庭铜器铭文,刷新先秦交通史认知
- • 汨罗江国际诗歌周盛大启幕,30国诗人竹筏对吟共谱诗意篇章
- • 华容芥菜尾菜变废为宝,年生产有机肥50万吨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全省首推“拿地即开工”模式,30个产业项目提前3个月投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岳阳米粉行业协会正式成立,统一制定鲜湿米粉生产规范,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 •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考察团签约数字经济项目28个,共谋区域经济新篇章
- • 临湘市倾力打造乡村教师周转房,35栋宿舍楼覆盖1200人
- • 湘赣边乡村振兴示范区岳阳片区签约34个合作项目,共谋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岳阳经开区建成全省首个工业元宇宙示范园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新潮流
- • 君山区“江豚保护公益岗”助力慢性病患者就业,共筑生态和谐
- • 洞庭银鱼罐头热销RCEP国家,年出口额突破1亿美元
- • 全生命周期服务专班助力十亿级重大项目高效推进
- • 君山荷锄节:倡导低碳农耕,百亩试验田减碳40%创纪录
- • 湘鄂赣边产业协作示范园盛大开工,30家企业携手打造万亿级新材料走廊
- • 临湘万亩茶园区块链溯源系统启动,茶叶“身份证”助力品质保障
- • 华容县芥菜深加工项目投产,助力2.3万脱贫户共享“订单种植+保底价”红利
- • 岳阳楼区荣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称号,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 • 湘菜非遗传承人走进职校,巴陵全鱼宴技艺融入课程标准
- •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引资30亿,助力减排二氧化碳50万吨
- • RCEP红利释放,岳阳对东盟出口额首超欧美,开启对外贸易新篇章
- • 湖南农科院岳阳基地育成抗涝籼稻新品种,助力洪灾后农业恢复
- • 湘鄂赣边腊味年货节盛大启幕,岳阳腊鱼日均发货量突破10万斤
- • 华容县芥菜种植基地荣获欧盟认证,出口价格翻三倍,助力10万亩扩产
- • 华容芥菜农残快检全覆盖,百万亩基地实现智慧监测,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 • 院士工作站助力岳阳农业发展,23项农业技术落地转化成效显著
- • 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全覆盖,助力涉农信访量下降60%
- • 岳阳氢能产业园开建,华中清洁能源基地崛起
- • 湘阴县农村营养餐标准提至10元/餐,惠及4.2万名学生,助力乡村振兴
- • 岳阳乡村快递覆盖率100%,助力农产品出村“最后一公里”
- • 宋代“水上茶市”遗址复原模型将进校园巡展,揭秘千年茶文化
- • 君山岛爱情主题邮局:百万封信件跨越时空,数字邮戳见证永恒爱情
- • 平江竹稻米荣获欧盟有机认证,种植户年均增收2.8万元,绿色农业再创佳绩